主条目:波兰历史
这首歌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当时在意大利的波兰军团,在東布罗夫斯基的领导下,回国解放波兰的历史事件。这首歌的作者约瑟夫·维比茨基(Józef Wybicki)是東布罗夫斯基的好友,也是他的手下。这首歌作于1797年7月15日至7月21日,以玛祖卡舞曲为调式,命名为《意大利波兰军团颂歌》,后改称《東布罗夫斯基玛祖卡舞曲》。开头的“波兰决不灭亡”是当时军队的爱国口号,以激励战士解放当时被外国瓜分的波兰。该曲的非正式英文名为《Poland Is Not Yet Lost》或《Poland Has Not Yet Perished》,即歌词首句“波兰不会灭亡”,中文翻译上则普遍参照英文译名。
《意大利波兰军团颂歌》立刻流行于波兰士兵之中,随后即在波兰全境迅速传播,并成为了当时十一月起义(1830年)和一月起义(1863年)期间最流行的歌曲。在欧洲1848年革命时期,此曲被认为是革命的颂歌随着流亡的波兰人而传遍整个欧洲。
随后斯洛伐克诗人塞缪尔·托马西克(Samuel Tomašik)以该曲为基础写下了《嘿,斯拉夫人!》。随后在布拉格的斯拉夫民族统一大会上被定为斯拉夫民族统一运动的颂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首歌的译文被定为南斯拉夫的国歌,南斯拉夫解体后成为塞尔维亚和黑山的国歌。在2006年塞黑共和国分裂后,塞尔维亚和黑山都不再使用该歌作为国歌,并分别以《正義的上帝》和《啊,五月清亮的早晨》为国歌。